Thursday, May 18, 2006

卡農?canon? o.0?

最近在找一个音乐,其实我已经放进我的Alcatel手机里,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名字,只知道很好听,很舒服,很轻松。朋友问我有没有这个canon D 这个音乐,找着找着,突然很想多认识这个音乐,所以除了找这个音乐外,也顺便着了一点点的资料,很想留下一点关于它的纪录。才知道,原来不是这么简单。

卡農(canon)是一種音樂 譜曲技法,和賦格一樣是復調音樂的寫作技法之一,也是利用對位法的模仿技法。卡農同時也指以此種技法創作出來的音樂作品,比如巴赫的《五首卡農變奏曲》。 卡農的所有聲部雖然都模仿一個聲部,但不同高度的聲部依一定間隔進入,造成一種此起彼伏,連綿不斷的效果,輪唱也是一種卡農。在卡農中,最先出現的旋律是導句,以後模仿的是答句。 根據各聲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,可分為同度卡農,五度卡農,四度卡農等;根據間隔的時間長短,可分為一小節卡農,兩小節卡農等;此外還有伴奏卡農,轉位卡農,逆行卡農,反行卡農等各種手法。 代表作(卡農曲) 今天我們最熟悉的卡農作品乃是帕赫貝爾(Johann Pachelbel)的《D大調卡農》(Canon and Gigue in D),也作《帕赫貝爾的卡農》(Pachelbel's Canon)。 此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,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。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,前後僅三段不同的旋律,每段僅兩小節的旋律供重複拉奏;大提琴從頭到尾也僅有兩小節,重複達二十八次之多。這段音樂雖然不斷迴旋往複,但其旋律之美不讓人覺得單調,反而感覺動聽悅耳。 此曲由於電影《凡夫俗子》採用它作為配樂而廣為人知。 韓國電影《我的野蠻女友》中採用了此曲的改編版——喬治·溫斯頓(George Winston)的專輯《December》中的《帕卡貝爾的卡農變奏曲》(Variations on the Canon by Pachelbel),更使之風靡一時。 此曲還作為代表人類文明的成就之一,被美國宇航署通過衛星送入太空。 from 維基百科 - 自由的百科全書
这是我不小心无意间找到的一个关于Pachelbel's Canon的少少故事,原来这么好听美妙的旋律的背后有这么一个凄惨的故事。
帕赫贝尔的卡农(Pachelbel's Canon),年轻的帕赫贝尔,忍受着爱妻孩子死于鼠疫的巨大痛苦,创作出一组不朽的音乐,以纪念往逝的死者,其中的一首变奏曲,就是后人所称呼的D大调卡农(Canon in D Major)。准确地说,作为一种曲式名称,卡农并非特指一首曲子,其原意为"规则","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声部先后出现,造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;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,直到最后……最后的一个小结,最后的一个和弦,它们会融合在一起,永不分离"。用卡农手法写成的乐曲叫做"卡农曲"。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轮唱曲就是卡农曲的一种。

1 Comments:

Blogger py said...

hahaha.....

5/25/2006 08:08:00 PM  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